-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攝影" ,結果共:7筆
-
國軍主持人暨主播培訓班 強化官兵表達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0日電)為全面強化國軍文宣專業能力,國防部政戰局今日與中華電視公司合作舉辦「國軍113年主持人暨主播培訓班」,透過多元課程與實作訓練,強化官兵在主持、播報及溝通表達上的專業素養,提升國軍形象。 本次培訓課程上午於華視文教基金會訓練中心開課,由政戰局文宣心戰處處長樓少將主持,除感謝學員踴躍參與,並勉勵大家將所學帶回部隊,應用於未來典禮主持、播報與文宣工作中,以忠實呈現國軍專業形象,促進國防事務與民眾之間的情感連結。 課程內容設計豐富且具實務導向,首先由資深講師進行「主持人與主播專業經驗傳授」,深入解析如何在典禮場合流暢主持及有效掌控場面,並分享應對突發狀況的實用技巧。隨後進行「國語正音與軍語常見字讀法解析」,針對發聲口腔位置練習、正音技巧及軍語讀音強化,提升學員語音的標準性與表達力。 下午課程聚焦實境練習,學員分組進行短講錄製及模擬主持,從服裝儀容、鏡頭表現到現場控制進行全方位實作,由專業主播進行即時指導並回饋意見。過程中,學員透過「攝影棚模擬主持實作」,逐步展現對鏡頭的自信心,並進行錄製成果分享與討論,深化學習成效。 本次培訓班目的在提升國軍主持與播報的整體專業度,培養能勝任部隊各項活動主持的專業人才,進一步推動國軍文宣工作的多元發展。學員們能將課堂所學靈活應用於實務,為國軍增添更多具專業度與感染力的文宣表現。【最新動態】 113年11月20日
-
國軍短影音企編暨製作班 培訓官兵提升文宣量能(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3日電)為增強國軍文宣能量,國防部政戰局與中華電視公司今日合作辦理「國軍113年短影音企編暨製作培訓班」,邀請國防部軍聞社新聞官陳少校以及導演劉世豪老師,擔任授課講師,並且透由分組實作,讓學員彼此相互激盪,提升影音製作品質。 今日上午,課程在華視文教基金會訓練中心影音教室舉行,由政戰局副局長張少將致詞,歡迎從各部隊前來上課的官兵,期勉他們能將所學帶回部隊,忠實呈現國軍形象,讓國人理解國防,使社會大眾達成情感共鳴,進而支持國軍。 隨後,由講師針對「如何構思劇本並透過影像說故事」、「攝影器材介紹與拍攝技巧」、「參訓學員實境拍攝操作」、「短影音製作武林秘笈傳授」等主題,與學員分享影片製作經驗,並開放學員提問,藉由雙方討論的過程,觸發更多嶄新的想法。 此外,課程規劃學員分組,進行小組拍攝及影片製作,隨機分配「資安」、「保密」、「酒駕」、「借貸」、「招募」等軍中宣導議題,探討如何在軍事宣傳與運用中,融入感性與創意要素,提升影音吸引力及可視性,有效傳遞國防知識。【最新動態】 113年11月13日
-
文藝金像獎得獎者透過創作 見證國軍無聲守護(軍聞社記者林庭暉專訪)第58屆國軍文藝金像獎頒獎典禮今晚圓滿落幕,國防部表彰多位優秀創作者,感謝他們透過藝術創作,生動詮釋國軍戰備不懈的辛勤與努力,以作品呈現弟兄姐妹們在前線默默付出與無私奉獻,讓國人更深刻認識國軍的堅毅精神。 「我覺得,我有這個義務和熱忱,想要去記錄這個歷史性的一刻」,中央社記者游凱翔以《英靈歸來,天地同悲》作品,紀錄今年泰北孤軍迎靈典禮,並榮獲美術類攝影項社會組金像獎。他回憶起迎靈當日的傾盆雷雨,現場莊嚴而悲壯的氛圍令人動容,也希望透過影像作品,讓民眾能夠知道泰北孤軍這一段較不為人知的歷史。「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您們的負重前行,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游凱翔也向國軍表達感謝與致敬,無論是在戰訓本務,或者是天災的預防與救災,大家都能體會到國軍與民眾同在一起。 空軍第六聯隊莊富元少校以《日夜出沒 戰力永續》獲得美術類攝影項國軍組金像獎,他表示,大部分人提到空軍,直覺都是想到戰鬥機,而他身為C-130H運輸機的飛行官,也想要透過照片,來讓民眾更瞭解運輸機的任務與奉獻,他也非常感謝部隊長官的協助,使作品能順利完成。 軍事新聞通訊社呂尚俞少校憑藉軍聞報導《暗夜飛翔的勇者》及勵志歌曲《心之所向》兩項作品,分別榮獲金像獎及優選殊榮。透過報導,呂少校講述黑蝙蝠中隊執行空中偵照任務的歷程,並邀請三位前輩講述飛行過程所遇到的危險,以及當初抱著必死決心出任務的愛國信念,讓更多國人能知道這段偉大的歷史;他的歌曲《心之所向》,則道出國軍官兵為守護家園,離鄉背井卻不忘照顧自己,完成使命的信念。呂少校表示,能夠同時獲得兩個獎項,他非常開心,很榮幸能和這麼多優秀的參賽者共同競爭,同時也謝謝評審的肯定。 此次頒獎典禮匯聚了眾多傑出作品,通過不同創作形式展現出國軍的職責與使命,也讓國人對國軍的堅守與奉獻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與支持。【圖文專訪】 113年10月30日
-
憲光美展開幕剪綵 展現國軍藝文軟實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屏東25日電)國防部憲兵指揮部今日於屏東市勝利星村舉辦「全民國防人才招募暨憲光美展」開幕典禮,邀請地方政府機關代表、後憲荷松總會及學界先進共同參與,期望藉由軍民文藝交流與全民國防教育推廣活動,使國人瞭解國軍官兵捍衛國家使命,凝聚軍民向心,強化全民國防共識。 典禮上午首先由和美ROTC熊鷹儀隊、清河堂醒獅戰鼓及唐榮國小勁歌熱舞為活動揭開序幕,隨後由憲兵指揮部政戰主任唐少將代表指揮官鄭中將,感謝與會嘉賓熱情參與,並表示期望藉由此次活動,讓更多國人瞭解憲兵及國軍的藝文軟實力,在社會各界支持下,持續精進,成為保家衛國的堅實力量。致詞結束後,唐主任及與會嘉賓共同進行剪綵儀式,展覽正式開幕。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也特別邀請張世榮、李國揚、梁美月及楊國茂等書法名家,提供優質作品參展,唐主任並致贈感謝狀,感謝先進們為展覽增添藝術色彩。 憲兵指揮部指出,該展覽展出國軍第57屆文藝金像獎的美術類涵蓋國畫、書法、西畫、漫畫及攝影等五項目的得獎作品,誠摯邀請社會各界參觀,支持全民國防。 此外,現場也邀請陸、海、空軍等單位共同參與,設置「刑事鑑識」、「無人機」、「天堂路」及「個人裝備穿著」等軍事互動體驗攤位,並靜態展示特戰突擊車、拖式飛彈車及憲兵印地安重型機車等武器裝備,讓民眾近距離接觸國防事務,進一步瞭解國軍建軍備戰的成果,強化全民國防理念。【最新動態】 113年10月25日
-
2024IPA國際攝影獎 軍聞社作品讓世界看見國軍(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5日電)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新聞官周昇煒少校,一幀陸航直升機吊掛國旗的作品,榮獲2024年IPA國際攝影獎(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第3名及官方精選(Official Selection)的雙重榮耀,讓世界看見臺灣,也看見國軍! 周少校這次的作品「National Da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拍攝陸軍航特部CH-47SD運輸直升機在去年雙十國慶期間,吊掛巨幅國旗飛往典禮會場,在清晨灑落的陽光中,與遠方著名地標台北101大樓相互呼應,滿滿的「臺灣元素」與氛圍,獲得評審青睞。 IPA國際攝影獎(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為攝影界相當具有挑戰性的攝影獎項之一,每年針對12個攝影項目舉辦世界性的徵件,並依照專業、非專業以及學生等3類別進行評選。今(2024)年超過100個國家、14000多件作品參賽,周少校在非專業類別、Editotial項目中脫穎而出,並獲得2個獎項,相當不容易。 周少校表示,能讓臺灣、還有國軍被世界看見,他自己感到非常的榮幸,尤其,新聞官的工作就是紀錄國軍官兵戮力訓練的身影,沒有三軍將士的犧牲與付出,就沒有民主自由的中華民國,希望將這份榮耀與全體官兵分享,感謝他們克盡職守、捍衛家園的努力。【最新動態】 113年09月25日
-
國防部「營區安全維護條例」正式預告 期望民眾提供意見(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0日電)國防部今日上午舉行記者會,由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主持,會中宣布「軍事營區安全維護條例」的配套法規命令草案正式上網預告,並公開徵求民眾意見,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處長董冀星少將,為媒體詳細解釋法規草案的內容及其重要性。 董處長表示,該條例的制定可追溯至民國106年,目的在全面提升國軍營區的安全防護,確保各項軍事任務,包括演訓、戰備等,能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進行。經過多年的推動,條例於113年1月由前總統蔡英文核定公布,這代表著國軍在維護國家安全上,朝向法制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隨著條例的正式施行,國防部迅速著手制定相關的配套法規,以確保條例能在實務中得以有效執行。 董處長指出,該條例授權訂定7項配套法規命令,包含「軍事演習訓練場域通報辦法」、「軍事機關執行營區安全勤務配備武器及器械種類」、「軍事機關辦理軍事營區安全維護條例第六條第一項許可事項辦法」、「軍事營區安全檢查強制驅離或必要措施實施辦法」、「軍事營區安全管束實施辦法」、「軍事機關武器或器械使用調查小組組織及運作辦法」及「軍事機關執行營區安全勤務事件補償辦法」等,詳細規範了國軍在執行安全任務時所需的程序和標準。 董處長強調,這些法規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國軍在執行任務時的安全,同時盡量減少對周邊民眾的影響。特別是在軍事演訓期間,營外執行的場域也將被視為軍事營區,受條例的保護,以確保現場人員的安全。 董處長進一步表示,這次預告法規的目的在於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以期在實施過程中能更為周全與完善。相關意見將透過「眾開講」平台及國防部全球資訊網蒐集,並於60天的預告期結束後進行彙整、討論。國防部將根據各界的建議,謹慎修訂法規命令內容,力求在維護國防安全的同時,平衡各方需求,降低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此外,針對媒體提問,拍攝軍機、軍艦、戰車等是否觸法?法律司法紀調查處處長王正誼少將表示,若拍攝軍機角度是起飛之後,當然不在營區範圍,但若是針對跑道、機堡等設施進行拍攝,將視個案進行議處,需要經過核准才能拍攝;各營區也會畫設禁止拍攝範圍供參考。國防部也指出,平時若拍攝海上航行的軍艦、營區外行駛中的戰車或飛行中的軍機,因相關規範目的為保障營區安全,則不在此限。 國防部強調,這些法規的訂定是為了確保軍事任務在依法行政的框架下進行,無論是軍事演訓還是營區的日常安全勤務,都將在法律規範下得到更高層次的保障。未來,國軍將持續推動國防法制化的進程,並致力於維護國家安全,確保軍民的共同利益。【最新動態】 113年09月10日
-
【影】匠人魂「水下銲匠」致敬軍人節 海軍潛水員技術國際認證(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日電)看似平靜海面,底下蘊藏著不可預測的危險,卻有一群人展現「一生懸命」的態度,潛行在極端的海洋環境下,默默守護臺灣水域的和平。明(3)日就是九三軍人節,文化總會與軍事新聞通訊社攜手推出《匠人魂》第 51 集「水下銲匠」,今日在總統府舉辦影片發佈記者會,邀請總統賴清德、國防部長顧立雄、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及影片主角黃建智上士共同出席,向堅守崗位的國軍官兵致敬。 黃建智上士表示,水下作業大隊隸屬海軍一九二艦隊,隊徽為雙龍護持潛水頭盔,負責艦艇水下各部位檢查、難船搜救打撈、水中礙航物排除及水中未爆彈處理,他直言,人員落水、豪雨成災,甚至空難墜入河海,任何水面下的相關工作,水下作業大隊都責無旁貸。 黃上士指出,水下作業除了背負氣瓶的水肺潛水,水下任務人員也必須穿戴連結供氣、通話、攝影及燈光等系統,重量近40公斤的裝備,進行工程潛水;他說,水下作業訓練班隊包含水械專長班、水面供氣潛水班、氦氣混合氧氣潛水班,以及從事未爆彈處理的水中械彈處理專精班;在國際證照部分,他是則是大隊目前唯一擁有國際銲工潛水員認證的人員,近年更積極推動將水下電銲技能納入海軍技術學校訓練班隊。 針對水下電銲與陸上電銲最大的差異,黃上士坦言差別在於環境,人員需要高度的體力、技術,以及堅持下去的意志力,潛水員不僅要適應水溫和多變的海象,能見度也隨著下潛深度降低,有時連臂距之外都看不到,必須將臉貼近工作物件,才得以看清。而大眾普遍認知水容易導致觸電,為了確保水中銲接安全性,作業時,必須依照標準作業程序施作,並使用具防潮或絕緣功能的銲接與防護設備,他說,極端的環境條件,衍生出重重關卡及操作細節,顯示水中電銲成為一門專業的必要。 黃上士強調,從陸上到水下逐步認識機具設備,建立電銲相關學識與技能,即便每個人的能力不一定能達到同等標準,但做為團隊成員,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水中電銲的步驟;他也以撰寫「水中電銲切割技術手冊」為目標,致力於將作業程序圖像化及數據化,為後繼者建立按圖索驥的教學資源,讓水中電銲技術得以傳承。 文總《匠人魂》自 2017 年開拍至今,共推出七支以國軍為主角的影片,涵蓋降落傘製造、軍艦修復、戰鬥機檢修、戰車修護、直升機光電系統保修與國造兵器,希望透過軍事領域職人的身影,讓大眾看見他們捍衛臺灣的決心。 文化總會也特別感謝國防部、外交部、海軍司令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軍聞社、青年日報、華南銀行及中華電信的支持與協助,一起向世界傳遞臺灣的匠人精神,影片即日起可於文化總會 Facebook、Instagram、 YouTube 觀賞。【最新動態】 113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