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 ,結果共:580筆
-
首屆公共衛生師國考放榜 國醫13位師生通過考試(軍聞社記者陳勝勳臺北19日電)為提升公共衛生專業及發展,臺灣公共衛生學會今日在國立臺灣大學召開「首屆公衛師記者會」,並邀請公衛師代表進行經驗分享及交流,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及國防醫學院師生均受邀參加,陳部長在致詞時期勉公共衛生師的加入,能夠讓醫療健康體系更為完整、更有韌性,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心力。 我國政府在2020年6月公布施行「公共衛生師法」,是亞洲第一個完成公衛師立法的國家,首屆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公共衛生師考試於2月15日放榜,在1,523名報考人中僅有112人通過考試,其中更有13位國防醫學院師生通過認證,記者會也邀請國防醫學院張語恬老師、李俊何中尉擔任公衛師代表出席。 「期盼了很久,今天終於能夠跟大家說,我是公共衛生師,我在做公共衛生的事情。」張語恬老師為出身公共衛生體系感到驕傲,並表示,在通過公衛師考試之後,會馬上將這些經驗轉化為教材,有系統的傳遞給學生,健全國軍公共衛生師人才教育。 國防醫學院李俊何中尉指出,公共衛生領域包含衛生政策、疫情防治、健康促進及環境衛生等專業項目,同樣為國軍部隊推行之重點項目,身為國軍部隊的預防醫學官,期許未來能充實自身本職學能,推廣公共衛生觀念,提供官兵健康照護的服務,維護部隊戰力。【最新動態】 111年02月19日
-
鐵運上下鐵皮秘辛 新式繫固器提升機動效率(軍聞社記者吳柏融專訪)汽基廠是與中興一號特種支線對外聯通的營區,軍規車輛的修護都是板運到此進行翻修,車輛板運的裝卸,俗稱「上/下鐵皮」,也是一門功夫,只要稍有不慎,列車在高速行駛中,容易因鬆脫搖晃,造成危險發生。 補運分部楊甯上士指出,以往提到「上鐵皮」,官兵就會頭皮發麻,主因在於舊式繫固車輛的方式,是運用馬尼拉繩綑綁,搭配三角枕木及絞棒固定裝備,需耗費的時間比較長,官兵耗費的力氣也非常大,除對官兵造成負荷外,也影響綑綁時效。 楊上士提到,近年陸勤部與臺鐵共同研討與測試,引進新式繫固器,使用高強度的不織布綑綁帶,搭配坊間貨運業者常用之手拉器,使捆綁過程更便捷迅速,有效節省作業人力,並且讓板運作業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達到戰時迅速機動之目的。 除了車輛修護會由中興一號支線運輸,對於前往東、南部演訓部隊的車輛,也由此進行「上鐵皮」作業。 汽基廠劉芝廷上尉表示,汽基廠屬於服務接近大桃園以及雙北地區的一站,以附近的部隊來說,在有需要時,他們就會針對鐵道運輸部分做申請,汽基廠也會支援他們鐵路運輸裝備綁鐵皮,運輸到南部或是東部,使各部隊能達成各項任務。【圖文專訪】 111年02月19日
-
中興一號特種支線 鮮為人知的軍用板運鐵路(軍聞社記者吳柏融桃園19日電)鐵道曾是臺灣地面的運輸主力,國軍早年物資運輸,大量運用鐵路,隨著交通環境轉變,軍用鐵路支線僅剩通往陸勤部汽基廠的中興一號(鶯歌站),以及兵整中心(集集線龍泉站)的中興二號。 在北部的鶯歌,民眾搭乘火車南下通過鶯歌站後,時常會看到左手邊一條沒有電車線的鐵軌,與縱貫鐵路平行前進,離開市區後,這條鐵路向外岔出,隨即被地形地物遮擋,消失匿跡,而這條外岔的鐵路,就是代號「中興一號」的軍用特種支線。 然而,中興一號支線並非天天行駛,而是配合國軍貨物運輸需求,並搭配臺鐵的貨運時刻表,為避免干擾客運列車運行,也必須抓準空隙時間出發;而貨運列車抵達鶯歌時,鶯歌站就會提前通知國軍,汽基廠的官兵便會打開營區鐵門,並到八德路平交道協助維持交通,不少行經路段的民眾,更驚訝的發現,這條看似荒廢的平交道,原來還有使用,並持續在運作。 有趣的是!中興一號支線專用的八德路平交道,不同於一般平交道使用自動感應號誌,列車通過就會觸發遠方的平交道,開始提前發出警告並放下柵欄;中興一號列車的平交道則使用人力操作,火車在八德路平交道前必須停車,調度員下車啟動警鈴與柵欄,讓列車通過,形成火車停止等人車的特殊景況,也因為必須在平交道前「停看聽」,因此列車行駛的時速,通常不超過20公里。 而從中興一號出廠的物資,往往分屬多個目的地。因此機車頭進入岳崙營區,還需要經歷相當複雜的調車過程,調度員必須依據各節車廂的運送地點,重新調整車廂的前後排序,以便抵達其他車站時,能直接摘掛。【最新動態】 111年02月19日
-
捍衛關鍵基礎設施防護 強化全民防衛動員概念(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18日電)憲兵指揮部今日由副指揮官夏德宇少將主持專題講演,邀請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何達仁代主任以「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為題,說明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機制,及憲兵部隊於平戰時期應擔負的角色及責任。 何代主任表示,關鍵礎設施具有不同等級之重要性與相依性,面對極端多元化敵情威脅,須用組織間資訊分享,有效風險管理,以強化設施的耐災韌力、緊急應變能力,確保設施正常運作;因此,國軍藉各項演訓時機,於作戰地境內戰備偵巡與地方政府建立區域聯防機制,並執行各項戰力保存作為,確維關鍵設施運作能量。 何代主任強調,各地區憲兵指揮部為國軍與地方政府簽訂支援協定之統一窗口,期望各重要關鍵設施(企業)在國際情勢之影響下,均能具備居安思危及全民防衛概念,與國軍部隊共同捍衛家園,達到保家、保土、保產的目標。【部隊頻道】 111年02月19日
-
共機擾我西南空域 空中巡邏兵力應對飛彈追監(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18日電)空軍司令部公布今日中共軍機於我西南防空識別區空情動態,計有殲-16機4架次,空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廣播驅離及防空飛彈追監。 相關訊息公布於國防部全球資訊網「國防消息」欄中的「即時軍事動態」。【國防訊息】 111年02月19日
-
軍校招生宣導軍校正期班招生報名即將開跑!為鼓勵青年學子投身軍旅,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陳育琳少將18日前往宜蘭地區,拜會宜蘭高中校長張以方及羅東高中校長謝寶珠,雙方針對政戰學院辦學特色、院況發展及未來願景等面向進行交流,陳院長感謝兩校長期支持國軍人才招募工作,並敦請兩校持續鼓勵學生投考軍校,為生涯開創多元發展的機會,未來成為國軍政戰的新血輪。(文:軍聞社周昇煒/圖:政戰學院提供)【部隊頻道】 111年02月19日
-
三總澎湖分院首例逆行性膽胰管鏡取石 專業醫療造福病患(軍聞社記者李忠軒臺北18日電)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日前由院長施宇隆上校及胃腸肝膽科醫師陳軍廷共同聯手,利用逆行性膽胰管鏡(ERCP),成功為患者完成移除膽管結石,不僅有別於以往的剖腹開刀方式,更大幅降低患者感染機率及住院天數。 三總澎湖分院指出,一位59歲婦人因出現腹痛不適,至胃腸肝膽科門診就醫,經安排抽血及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患者是膽結石及膽管結石引起的急性膽管炎,經施宇隆院長及陳軍廷醫師共同討論,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說明後,患者同意在地接受治療。 三總澎湖分院表示,一般治療膽管結石的方式,區分傳統剖腹開刀與內視鏡取石兩種方式,此次手術由施院長率領內視鏡中心團隊,採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鏡,成功取出膽管結石,患者不必後送本島,也免去剖腹手術挨刀之苦,長期腹痛的不適症狀亦獲得改善。 三總澎湖分院強調,該院自建立「高階心導管室」後,引進相關高階醫療攝影儀器,可同時應用於許多內、外科醫療技術,如逆行性膽胰管鏡攝影、血管攝影、經皮穿肝膽道攝影及引流術等,有效提供澎湖鄉親就醫的方便性,此次案例除利用逆行性膽胰管鏡外,搭配「高階心導管室」的「即時顯影」功能,快速且正確定位膽管結石位置,才能事半功倍有效率的完成澎湖首例醫療案例。【最新動態】 111年02月18日
-
捐肝救母陸軍臺東地區指揮部工兵連翁上兵母親因肝硬化末期,急需換肝續命,翁兵經比對後符合換肝條件,立即捐出百分之65的肝臟給母親,報答親恩;臺東軍人服務站站長曾仁政18日在單位政戰主任高上校陪同下,前往翁兵家中探視及關懷,除叮囑安心療養外,也為翁兵反哺報恩的行為給予高度肯定。(文:軍聞社周昇煒/圖:臺東軍人服務站提供)【訊息平台】 111年02月18日
-
李棟樑慰訪憲指部 感謝官兵是社會安定的力量(軍聞社記者陳軍均臺北18日電)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理事長李棟樑今日率團前往憲兵指揮部敬軍,代表社會各界,向勞苦功高的官兵們致敬。 上午,李理事長前往憲兵指揮部,會晤指揮官周中將及官兵代表,並致贈慰問金,對盡忠職守的憲兵弟兄姐妹們,表達慰勉與感謝;除慰問金外,也逐一頒贈慰問品給每位官兵,感謝他們為國辛勞。 「憲兵非常辛苦,時常在國家重要慶典場合看見官兵執行維安工作的身影。」李理事長表示,目前已完成1473場次慰問工作,之所以前往各單位為國軍官兵加油打氣,是因為明白一個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基層的照顧,因此勤走至各單位,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來自民間的溫馨關懷。 李理事長指出,國軍是讓國家、社會得以穩定的基礎,未來卸任後,即使不在軍友社理事長的位置上,仍會持續做國軍的後盾,為官兵加油打氣。【最新動態】 111年02月18日
-
落實裝備維保三支部湖口聯保廠日前執行裝備修護與檢驗,官兵依標準作業程序,恪遵安全規範,執行各類裝備檢修,展現後勤支援效能。廠長方上校要求各級幹部應秉持「安全第一」原則,持續提升修護品質,維護裝備妥善,確保各項軍事任務順利達成。(文:軍聞社周力行/圖:湖口聯保廠提供)【部隊頻道】 111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