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國防線上" ,結果共:11筆
-
【影】《國防線上》片頭曲改版 邀各領域音樂人共同創作(軍聞社記者呂尚俞專訪)由軍聞社負責製播的「國防線上」,進行片頭曲全新改版,採取不同曲風的嘗試,最終設計出4種版本,以符合節目調性需求。面對各類風格音樂,軍聞社特別邀請周已敦、Leo、吳沛綾等不同音樂領域的製作人共同創作,讓片頭曲更具時尚、創新的生命力。 擅長樂團混音的周已敦,多次入圍金曲獎、金音獎,對於搖滾曲風的掌握,早已具備豐富經驗,也非常嫻熟的將歌曲編排完成。 周已敦強調,為展現壯盛軍容的聽覺,音色挑選使用更有力道、更有侵略性的聲響,例如:音箱、吉他挑選出力較大的組合,能夠做出更厚實的搖滾音色。 「不要只是單純的搖滾會更有意思!」周已敦進一步說明,搖滾重節奏的本質,若添加一些現代音色,會讓歌曲聽起來更有趣。因此,光是鼓聲的堆疊,他採用不同音色疊加數個軌道,讓聽者感受到激昂的震撼感。 有序音樂負責人吳沛綾,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配樂研究所,擅長古典交響、室內樂聲響;他也將磅礴版與抒情版兩首歌曲,融入現代技法、流行音樂元素,打造弦樂、鋼琴、木管、銅管等,豐富變化的弦律線。 「抒情版採3/4拍進行,會有涓涓細流的感覺。」為了使歌曲帶有更豐富的情感,吳沛綾特別提到,當初設計歌曲的節奏上讓她苦思許久,最後決定置入3/4拍進行做為節拍基底,並讓小提琴、鋼琴適切置入,加上自由拍的巧思,確實成功營造不凡的美感。 負責製作電音版的Leo,曾在國際混音大賽嶄露頭角。他說,隨著科技進步,電子歌曲漸漸普及,為使歌曲達到節奏感磅礴、壯闊的感覺,鼓聲選擇會比較刁鑽,也需要不斷嘗試鼓組是否契合整首歌曲。 Leo補充說道,編曲過程中,他使用很多合成器、效果音,這些音色無法明顯的聽見,但卻能讓歌曲更有張力。【圖文專訪】 110年01月07日
-
【影】《國防線上》片頭曲軍聞社國防線上片頭曲全新改版,製作團隊對於音色的調校非常要求。搖滾版歌曲使用模擬音箱搭配Gibson電吉他,做出厚實的音色;電音版使用Drum Pad進行鼓組編曲,可紀錄感知鼓棒力道,能在歌曲中表現樂手打擊力道的輕重。(軍聞社陳勝勳)【圖文專訪】 110年01月07日
-
【影】《國防線上》片頭曲改版 全新聽覺增添感受(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7日電)軍聞社《國防線上》節目片頭曲自今年起全新改版,依節目內容,搭配4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以提升影片點擊率以及觀看時間,引領觀眾融入情境,擁有全新的聽覺及視覺享受。 《國防線上》是軍聞社最具代表性的節目之一,起初是在臺視《臺灣點滴》的時段播出,之後改在華視頻道播放,並正名為「國防線上」,首集節目名為「成功嶺上」。自民國61年起迄今,已製播超過2300集,是目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軍事節目之一,不僅曾獲金帶獎等獎項,也是中華民國電視史上播出最久的軍事影集。 面對網路時代來臨,《國防線上》節目在YouTube、IG等相關平臺上也可以收視。追溯節目片頭曲源頭,是改編英國皇家海軍進行曲的音樂,使用多年至今,為優化節目質感,軍聞社經過多方意見徵詢,決定進行片頭曲改版,邀請曾入圍金曲獎的周已敦、紐約大學專攻電影配樂的吳沛綾,以及國際電音大賽入圍的Leo等知名音樂人加入製作團隊,共同打造全新曲風。 新問世的國防線上片頭曲包含電音、抒情、搖滾、磅礴等多元曲風,由軍聞社提出音樂架構與弦律線條,交給各方樂手、編曲家、混音師製作。 針對音色的挑選,舉凡:鼓組、合成器、管弦樂器、吉他,製作團隊錙銖必較,要求每一軌的音色設計,必須是符合現代及未來的聽覺享受;另外,樂手錄音、編曲設計、母帶處理等,需要注意許多細節,這也是極大的考驗。在各方反覆討論、溝通、修正後,團隊最終順利完成這4種片頭曲。 對《國防線上》節目有興趣的觀眾,可至軍聞社網站(https://reurl.cc/4mk7ZX),或是軍聞社Youtube(https://reurl.cc/5q7yeG)收看。【最新動態】 110年01月07日
-
【影】《國防線上》水中爆破中隊專題 歡迎點擊軍聞社YouTube觀看(軍聞社記者陳軍均高雄7日電)兩棲登陸作戰是極具複雜的作戰型態,這類型的軍事行動,得仰賴先遣部隊實施海灘偵查與水中障礙清除,才能有效達成任務,而提到這項作戰項目,海軍陸戰隊的「水中爆破中隊」便是專家,本週《國防線上》,將播出「以爆制暴-水中爆破中隊」專題節目,一窺水中爆破中隊精實訓練的神秘面紗。 此次節目將以全新的片頭曲,搭配現場訓練畫面實況,帶領觀眾瞭解這個班隊在「水域滲透」、「進階潛水技能」、「水文偵察及繪圖」及「爆破訓練」的訓練,一同見證學員們在嚴格的考驗下,別上水中爆破徽章的光榮時刻,並向專業化、科學化的鋼鐵勁旅邁進。 水中爆破中隊專題節目,今日下午2時將於軍聞社YouTube首播,華視頻道同時間播出,另在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歡迎踴躍點擊觀看。【最新動態】 110年01月07日
-
國防線上製播《國防美術館》專題節目 介紹戰鬥文藝(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28日電)國防美術館座落於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內,館內典藏當代重要藝術作品數百件,藉由軍事藝文特展與民眾及藝文團體交流,達到推廣戰鬥文藝、敦親睦鄰的成效。 軍聞社國防線上節目本週製播的《國防美術館》專題報導節目,將介紹館內豐富館藏,以及獨特的戰鬥文藝,希望帶領民眾瞭解並認識藏身在北投的藝文秘境。 節目將在31日下午2時在軍聞社網站、YouTube頻道上架,同時在華視頻道首播,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歡迎民眾點選收視。【最新動態】 109年12月28日
-
新聞學系成果聯合發表會 深化校際策略聯盟合作(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2日電)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學系,今日邀請銘傳大學與文化大學,辦理「三校新聞學系聯合影音成果發表會」,各校學生分別以不同主題的微電影,以及新聞專題短片等媒體實務作品進行交流互動,激發彼此創新思維,精進新聞專業學能。 發表會上午由政戰學院副院長傅文鎬上校主持,此次陳展作品共計18件,由三所院校新聞系主任擔任發表會總評與頒獎人;過程中,特別邀請青年日報社黃一翔中校與軍聞社黃劭恩上尉等2位現職軍事媒體記者,分別以「蛙的爸爸是超人」與「國防線上-高山嚮導-陳彥宇」等兩部影片,提供與會同學觀摩。 傅副院長期許同學學習專業媒體單位製作的網路影音作品,激勵多元創意及想像力外,也透過學習交流,提升三校新聞學系數位影音作品質量。 政戰學院新聞學系系主任傅文成上校表示,透過與外校間的學術交流,不僅提升專業視野,更學習到多元化的影片製作技巧。未來這一系列跨校際聯合作品觀摩活動也將持續舉辦,除讓同學們拓廣視野外,也深化校際間的策略聯盟合作,讓專業資源共享,為學生的學習成長奠定基礎。【最新動態】 109年12月22日
-
國防線上製播《折翼勇者-許德英》 介紹翻轉人生奮鬥故事(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4日電)民國74年,一場失事意外讓當時任職於空軍455聯隊的飛官許德英失去了左腳,但他沒有氣餒,靠著驚人的意志力復健,後來更投入飛安管控領域的研究,將所學回饋國軍,為飛行訓練安全盡一分心力。 軍聞社國防線上節目製播的「折翼勇者-飛安達人許德英」,介紹他不向命運低頭,翻轉人生的奮鬥故事。許德英在事故後,赴外學習飛安管理並取得認證,結訓回臺後,就在飛安基金會從事相關研究並撰寫專文,同時持續在空軍官校進行飛安研究相關教育課程;不操作戰機駕駛桿,改拿筆桿的許德英,抱持著樂觀的態度,感人的真實故事,值得眾人的鼓勵與喝采。 節目將在17日下午2時在軍聞社網站、YouTube頻道上架,同時在華視頻道首播,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歡迎民眾點選收視。【最新動態】 109年12月14日
-
本週《國防線上》節目製播戰鬥潛水專題 敬請準時收視(軍聞社記者黃劭恩臺北22日電)國軍不少單位任務特性與潛水息息相關,其中,陸軍兩棲偵察營的海龍蛙兵就是藉由潛水,進行滲透、破壞以及相關任務,本週《國防線上》節目,將播出「海龍專業專長訓練-『潛』力無限」專題節目,透過鏡頭帶領觀眾一探海龍蛙兵戰鬥潛水的訓練秘辛。 本節目藉由海龍儲訓隊教官、學員專訪及蛙兵訓練畫面,讓觀眾瞭解一位合格戰鬥潛水員的訓練過程,並一同見證海龍蛙兵的優良傳統與歷史,朝科學化、專業化及現代化的鋼鐵勁旅邁進。 節目將在週四(26日)下午2時於華視頻道首播,在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也歡迎民眾點選軍聞社網站或YouTube頻道收視。【最新動態】 109年11月22日
-
本週《國防線上》節目製播狙擊競賽專題 敬請準時收視(軍聞社記者林澤廷臺北1日電)為提升狙擊手狙殺能力,國防部近年辦理狙擊競賽,採擬真實戰的方式,置重點於目標的獲得、偽裝潛行及負重越野等狀況下,執行精準射擊,本週《國防線上》節目,將播出「翻轉戰場,一擊致勝–國軍109年狙擊競賽」專題節目,實際認識狙擊競賽的實況。 本次節目藉由主測教官專訪,實際展露鑑測時城鎮陣地變換與掩護射擊、夜間狙擊、壓力下射擊、負重行軍後狙擊及滲透狙擊等競賽內容,此外,也訪問實際參與競賽的官兵,了解他們平時的訓練方式及甘苦談,歡迎民眾踴躍收視。 節目將在週四(5日)下午2時在華視頻道首播,在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也歡迎民眾點選軍聞社網站或YouTube頻道收視。【最新動態】 109年11月01日
-
本週四國防線上播出《核安26號演習》 敬請準時收視(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6日電)核安26號演習日前在中央、地方及軍民的共同合作下順利完成,本週《國防線上》節目,拍攝記錄化學兵、53工兵群及關指部等單位參演過程,呈現部隊投入緊急應變成果,讓民眾瞭解國軍參與演練的整備過程。 國軍秉持「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節目將透過訪問及官兵解說,讓觀眾了解國軍面對複合型災害所投入的專業能量,以及原能會進行1連3天的實兵操演任務,展現緊急應變能量,共同守護家園。 電視節目將在週四下午2時在華視頻道首播,並於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也歡迎民眾點選軍聞社網站或YouTube頻道收視。【最新動態】 109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