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戰鬥文藝" ,結果共:3筆
-
【影】北投藝文秘境 國防美術館典藏「戰鬥文藝」(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3日電)北投有在地的溫泉與鄰近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地理優勢,是民眾出遊的首選之一,但稍不留意,就可能錯過一個藝文秘境,那就是藏身在復興崗校區內的國防美術館。 國防美術館前身是復興崗美術館,座落於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內,在民國106年、107年重建竣工1、2館並更名;館內典藏當代重要藝術作品數百件,涵蓋書法、國畫、油畫、水彩、漫畫及雕塑,張大千、于右任、王王孫、邵幼軒、李奇茂、陳丹誠、歐豪年、劉其偉、王秀杞等大師名作,均在收藏與保存之列。 國防美術館1、2館合計占地890坪,內部包括4個專業展廳、7個藝術與科技創作空間,常舉辦藝文展覽,並與鄰近的藝文團體、社區大學互動學習,發揮敦親睦鄰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國防美術館內典藏多幅國軍「戰畫」,最著名的是《古寧頭大捷》,由陳慶鎬、金哲夫、林順雄及沈禎等4位大師合繪,畫中僅用單色調的變化,包括黃色、赭色、褐色等,呈現戰場上多層次的運動感與細節,也把當時戰場的煙硝、壯烈表達出來。 尤其,戰畫繪製是國防大學應用藝術系獨有的特色,學生以軍事相關主題繪製戰畫,內容涵蓋重大戰役、國軍災害防救、化學兵防疫等軍事主題,是全國唯一以軍事入畫的藝術學院,相信會讓民眾眼睛為之一亮。 因應疫情關係,國防美術館暫不對外開放,歡迎民眾隨時關注「《國防美術館 曉園》應用藝術學系 NDU FHK」臉書專頁,瞭解最新入館規定。【最新動態】 110年01月03日
-
國防線上製播《國防美術館》專題節目 介紹戰鬥文藝(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28日電)國防美術館座落於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內,館內典藏當代重要藝術作品數百件,藉由軍事藝文特展與民眾及藝文團體交流,達到推廣戰鬥文藝、敦親睦鄰的成效。 軍聞社國防線上節目本週製播的《國防美術館》專題報導節目,將介紹館內豐富館藏,以及獨特的戰鬥文藝,希望帶領民眾瞭解並認識藏身在北投的藝文秘境。 節目將在31日下午2時在軍聞社網站、YouTube頻道上架,同時在華視頻道首播,週五下午2時、週六上午8時重播,歡迎民眾點選收視。【最新動態】 109年12月28日
-
國軍文藝金像獎今盛大頒獎 表揚藝文創作提升軟實力(軍聞社記者周力行臺北1日電)國軍第54屆文藝金像獎頒獎典禮今日在國防部博愛營區盛大舉辦,國軍官兵與社會各界等102位得獎者,齊聚一堂接受表揚;延續上屆類「三金」的頒獎模式,今天各類獎項的得獎名次更是到頒獎當下才揭曉,為典禮增添緊張刺激的氛圍與期待感,國防部辦理此項典禮亦愈具活潑創意,也顯示對表彰官兵從事藝文創作,提升軟實力的重視。 頒獎典禮下午由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上將主持,邀請各類得獎者、眷屬及評審老師共襄盛舉,在評審團帶領得獎者步上紅地毯進入會場後,揭開序幕;典禮特別安排音樂類勵志歌曲得獎人,在序幕表演及第二階段的節目中,演唱得獎作品組曲,為頒獎典禮炒熱氣氛。 緊張的頒獎環節中,則依「優選」、「銅像」、「銀像」及「金像獎」區分四個階段進行,由政戰局長簡士偉中將、副參謀總長執行官徐衍璞上將、副部長張冠群及張哲平上將分別擔任頒獎人;頒獎人按下水晶球啟動頒獎儀式,播放得獎作品影片後,揭曉得獎者並上臺接受頒獎。 張哲平副部長最後也頒發「團隊總錦標」給獲獎率最高的陸軍司令部,表彰他們為培育官兵創作能量與藝文涵養所付出的努力;而隆重的頒獎儀程,亦是為鼓勵國軍官兵及社會各界致力投入、並共同支持戰鬥文藝創作。 張副部長指出,今年的文藝金像獎特別以「勇氣·信念」為主題,許多得獎創作都是在描述或記錄國軍官兵堅定展現捍衛國家主權,保護人民的自信與決心,同時也表達他們面對任何困境與考驗,始終堅守崗位,無畏犧牲奉獻的精神,十分令人動容。 張副部長表示,國防部對作品的徵選不斷創新求變,此屆音樂類新增「勵志歌曲」,設計類新增「軍事模型設計」,多媒體類新增「軍聞報導」等項目,希望透過不同性質的創作,展現軍中多元藝文與創新內涵,並且多面向的運用在微電影、形象廣告等不同形式來吸引社會關注,使國人更加認識國防,進而支持國防。 張副部長強調,此次的頒獎典禮充滿創意巧思,目的在使評審團及得獎者都能感受到活動的尊榮與禮遇,也顯示國防部對辦理歷屆國軍文藝金像獎的用心與重視程度,同時也能鼓勵更多的官兵、眷屬及民眾參加國軍文藝金像獎,透過文學和藝術創作,凝聚向心、鼓舞士氣,用戰鬥文藝作品記錄國軍官兵的榮耀與傳承。【最新動態】 109年1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