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王智弘" ,結果共:4筆
-
三總通過人體試驗委員疫苗試驗申請 啟動新冠疫苗第2期臨床試驗(軍聞社記者葛芃欣臺北6日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世界各國紛紛投入疫苗研發行列,三軍總醫院表示,在院長王智弘少將領導下,已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修訂版的疫苗試驗申請,即日起受邀參加高端疫苗藥廠新冠肺炎疫苗第2期臨床試驗,預計可在3月15日前,完成300名第1劑疫苗接種,為臺灣自製新冠肺炎疫苗共同努力。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醫師王甯祺表示,高端疫苗藥廠自去年開始進行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在臺灣11家醫學中心與大型醫院合作下,於去年12月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王甯祺提到,由於三總臨床試驗中心具有執行疫苗與新藥物試驗的豐富經驗,因此自2月起展開高端疫苗藥廠發展的新冠肺炎疫苗第2期臨床試驗,預計可在3月15日前,完成300位受試者接種第1劑疫苗。 王甯祺說明,此次臨床試驗參加對象,不只年滿20歲以上成年人,還包括慢性疾病控制穩定的族群、且無年齡上限,受試者的收納條件,不同於一般疫苗試驗,只包含健康受試者,且排除慢性疾病患者與年齡大於65歲者。 三軍總醫院指出,自人體試驗委員會通過修訂版的疫苗試驗申請,臨床試驗中心當日即完成與高端疫苗藥廠臨床試驗會議,開始篩選受試者,並比照國家型研究計畫,提供支援與資源,由王院長及張副院長,協調院內各部門的支援工作,為國家生技發展與臺灣疫苗自製,做出貢獻。【最新動態】 110年02月06日
-
三總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 攜手開創智慧醫療里程碑(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7日電)三軍總醫院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今日簽訂合作意向書,攜手開發「AI人工智慧」,將智慧醫療導入臨床各領域,提供病患更精準、高效能的醫療服務,未來由三總提供醫療大數據與專業人才,結合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技術,在智慧醫院領域上通力合作。 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少將致詞時表示,三總去年成立「人工智慧暨物聯網發展中心」,目前在人工智慧上已實際運用心電圖AI自動判讀技術、胸部X光異常診斷、疾病分類輔助系統,並提前布局導入5G技術,未來規劃整合全國軍醫院醫療影像。 王院長指出,此次合作由AI精準影像分析開始,著眼於結合醫療發展的兩大趨勢,包含人工智慧醫療及個人化精準醫療,透過醫療影像大數據的蒐集、整理、分析,讓機器自主學習,建立治療效果預測模型,使每個病患的治療能個別化與精準化,相信與長久在AI發展實力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能再創新智慧醫療的里程碑。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透過此次簽署合作意向書,正式與三總開啟醫學影像、基因、臨床數據、生理檢查數據的研究,藉由雙方各自領域深耕的基礎之上,將可建立AI在不同情境下的臨床輔助情境,配合三總智慧醫療的發展藍圖,開創人工智慧的嶄新運用與成效。【最新動態】 109年12月17日
-
三總與中央大學簽訂合作協議 創造學醫雙贏里程碑(軍聞社記者陳勝勳臺北15日電)三軍總醫院今日與中央大學簽訂「雙方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書」,由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少將與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共同簽署,期望雙方在教學與研究領域推動下,結合三總的臨床專業和中央大學生醫團隊的研發能量,創造學醫綜效雙贏的新里程碑。 締約儀式下午在中央大學舉行,王院長表示,中央大學的研究成果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三總的優勢是具豐富臨床經驗,與中央大學扎實的生醫理工背景和豐沛的研發能量合作,可望嘉惠更多病患,提升醫療品質。 中央大學指出,三軍總醫院為國防部軍醫局的醫學中心,具有執行軍事任務與醫療服務的雙重使命,也是國防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扮演臨床醫療、教學與研究的多重角色,獲獎無數也取得多項SNQ國家品質標章,受到國際醫療界的矚目與讚賞。 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與資電、理及工學院等各學院也將積極與三軍總醫院合作,以串接BigData、生醫生技、資通訊、AI與IOT等新興科技,結合科技整合、研發創新、智慧醫療、人才培育、醫療大數據及AI人工智慧等國家科技發展重點技術,進行跨領域的生醫領域發展。【訊息平台】 109年12月16日
-
三總與訊聯幹細胞治療創佳績 展現再生醫學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日電)好不了的傷口快速癒合!三軍總醫院攜手訊聯生技獲亞太首例「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傷口案」,成功讓高齡糖尿病患,長久不癒合、潰爛發黑的困難傷口,奇蹟般逐漸收縮、再生皮膚,展現出驚人的再生醫學能力,創造再生醫學奇蹟。 三總及訊聯上午在三軍總醫院舉辦盛大記者會,邀請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副董事長劉天來、總經理康清原及病患代表一同出席,會中也邀請病患現身說法,說明如何以幹細胞治療,快速癒合一年多好不了的傷口。 「最近一次與傷口搏鬥了一年多還沒好,得知三總細胞治療的新聞報導才出現轉機。」羅爺爺患有糖尿病超過20年,右腳拇趾因受傷發炎,最後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不得已到醫院做大拇趾切除手術,但隱隱發黑的傷口是全家人的痛,直到家人看見三總細胞治療的新聞報導後,決議帶羅爺爺用自己的細胞治療,家人不辭舟車勞頓,每週專程從桃園到內湖三總接受治療,見證爺爺的傷口一直在進步,細胞增生明顯,皮膚長出來,羅爺爺也恢復以往開郎心情,更期待每週與 3、5 歲的曾孫女回家陪伴的四代同堂時光。 衛福部石常次致詞時表示,有鑑於細胞治療近年發展迅速,尤其是再生醫學、組織修復,對病患有具體幫助,長遠來看是理想的醫療選擇之一,細胞治療對臺灣醫療技術也有重大的提升,是非常具有國際競爭力、值得投入的領域,非常樂見80多歲高齡的案例病患,復原結果相當良好,過去無解的問題,今日能透過細胞治療來解決,讓部分病患不用演變到長照,不僅病患、家屬受惠,甚至還能夠大幅降低醫療費用,減少家庭醫療負擔。 「不僅羅爺爺和家人開心,三總醫療團隊也十分鼓舞。」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少將指出,三總積極響應精準健康及再生醫學的國家政策,是國內最早成立細胞中心,也是第一個通過「特管辦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以及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及滿六週未癒合的困難傷口計畫大型醫院,特別是細胞治療傷口案;王院長說,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51萬例糖尿病足、褥瘡、靜脈潰瘍等不易癒合的慢性傷口案例,且每年持續增加,三總與具有20年細胞處理經驗的訊聯合作,一起照顧廣大病患傷口、國軍及眷屬,相當具指標性。 「這次細胞治療的挑戰是羅爺爺年事較高,腰椎功能較不好,無法從肚皮上取得脂肪,必須用側躺姿勢採集,在醫師精湛技術下順利完成。」主治羅爺爺的外科部主任戴念梓醫師表示,一般取脂,萃取分離出間質幹細胞,較無疼痛感,安全又方便,並說明治療成功的另一大關鍵,是羅爺爺脂肪間質幹細胞的純度高達9成以上,活性很好,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血管增生,而且可調節免疫功能與抗發炎,甚至分泌生長因子,達到加速傷口癒合的治療作用。 訊聯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說,慢性傷口照護是各國普遍且代價高昂的問題,過去醫界對糖尿病足造成的困難傷口也束手無策,親眼看到病患歷經多次植皮受術無效,透過細胞治療卻奇蹟般再生皮膚,傷口越縮越小的歷程,從始終不癒合到傷口加速癒合方便照料,從截肢到不用截肢,代表全國有51萬的慢性傷口家庭,以及76萬個長照需求家庭,能有治標治本的新興醫療選擇。【最新動態】 109年12月02日